Blog

February 26

也谈理想

洋人的学不容易读啊,过了年一直忙到现在才歇口气。第一个学期混混就过了,这个学期半工半读觉得有些紧张了,不知道下学期会不会更忙。
最近某人吃饱了没事干居然也谈起理想了,还一直要求我去题词,我想还是在自己的地皮上发表意见比较安全,而且地皮也大,呵呵。
理想这个东西,我想每个人都是有的,无论男女老少,只有远近不同,没有高低之分。只不过在一个大家喜欢横着比竖着比的地方,有些理想就有那么点羞于启齿。
小时候理想是经常要写在作文里面的,那更是不能大意,不小心就会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等的大帽子盖下来。于是乎大家只得男生当兵做科学家,女生一半白衣天使一半人类灵魂工程师。倘若这些理想都是真的,那大家实现自己理想的几率也太低了。其实那时侯我的理想是很简单的,不考试不做作业而已。应该我那时候相当一部分人的理想也不过如此吧。当然,这个理想会被批评为没有上进心。不知道21世纪的小学生们比我们80年代的新一代有没什么变化没有。
慢慢的人长大了,大家的理想也就不那么一样了。有些实在的朋友就会直接说要做官或者要发财,而我这个不那么想升高官发大财的则还是在没有上进心的圈子里面晃着。从基本的需求衣食住行说起。衣服鞋子一贯买得不是特别便宜但都穿得够久,鞋子穿到鞋底磨穿,衣服穿到看的人都看厌,不是节约,实在是逛街买衣服太烦。吃东西有那么点喜欢猎奇,不过好坏统收,有机会有条件的时候活着是为了吃饭,没机会的没时间的时候也能很理智的吃饭为了活着。名车豪宅至今为止对我吸引力还是有限。车以后是要买的,人在北美,代步工具而已,一如国内的自行车;不过车好了容易被偷,快了容易被罚款,太快了更是容易撞,还是普通点好(好像有酸葡萄之嫌)。房子方面,自己以前是在私房长大的,对独立屋有点感情,不过townhouse也不错。房子不需要豪华也不想太大,只想老的时候能够像我的祖辈那样安静的坐在自家门口晒太阳(小时候祖辈们每天忙碌了整个上午为儿孙们买菜做饭,下午晚饭前的短暂闲暇时光,奶奶会在前厅和厨房之间的过道里静静坐着,外婆则是在门口屋檐下做针线活,也许这些镜头对我的影响太大,一直觉得老了能够那样坐着就是幸福)。
工作方面,也就是所谓的事业,理想是一星期工作40小时以内,工资除了吃喝、支付以上的车房,还能有那么点余钱和假期能够一年出去遛达十天半月散心。什么工作无所谓,支付帐单而已。好像是挺没事业心的。
其他的理想就是能有个热爱的爱好。小时候填表,爱好里面填广泛,现在要我填恐怕只能写“无”。每次想到这个总觉得很悲哀。
这些理想或者愿望不知道是不是过高或过低,小马过河,各人标准不同。个人觉得是比较低的。不过有人说,如果目标定在及格,那么肯定过不了。要及格的话一定要定个70分的标准。那么我是不是应该把理想定得稍高以达到这个理想呢?不知道。理想似乎也是个不那么稳定的东西,如同贪污,说到了100万就收手,到了那个时候就会说到了500万再收了。自我觉得我一贯稳定性较强,我以后会变吗?也不知道。写到这儿突然发现理想还是个相当空洞的东西,花这么多时间想理想还不如背两个单词或者睡一觉……郁闷。
反正时间已经浪费了,最后再评论一下某人的同学的理想。其理想是“很简单,就是读读史书,听听古人的金玉良言,做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是很多人批评这个理想是故作清高。我个人觉得,这个理想不算清高,只是实现起来没有个几千万家产恐怕打不住。所以学艺术人文的多是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弟,而穷人都去读什么理科工科。刘禹锡的陋室其实并不那么简陋,里面随便一幅字画拿出来恐怕都能卖个万儿八千的;相对而言,所谓“心远地自偏”,我更喜欢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老百姓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