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September 16

八月十五看花灯

别人是正月十五闹花灯,这儿是西半球,只好晚一点,八月十五看看中国灯展,自贡来的。
本来是没什么太大兴趣的,因为类似的东西从小到大看过好多,只是机缘巧合不用掏钱,于是就去凑个热闹。
去了发现做的还是很不错的,人也很多,很有过节的气氛。灯很精致,除了传统的也有些新的东西。特别感觉龙就是国产的做得好看!
路边的小摊发现了小时候提着的那种最简单的灯笼,皱纹纸做的。记得小时候还烧过几个。遥远的回忆。
另外严重抗议一下虚假广告,广告的照片上居然写着“三鲜豆皮”,但是去了连影子都没看到!
照片放在163上了,欢迎观赏!

September 10

Back to school

又开学了,又要收心了。以下是开学相关的连锁反应。
前两个学期每个礼拜打工30多小时,在学校近30小时,还有10来小时在路上跑,累得不行,于是决定贷款。
找政府贷款,批下来8千多,还有3千不用还的助学金。这学期给7千多贷款,剩下的下学期给。贷款里面会先扣掉学费,毕业前不计利息。看起来挺多的。
同时:为了有实习的机会,申请转课程并通过了。于是4个学期的课程变成了6个,再加上2个学期的实习。一年三个学期,放眼看去还有两年。
人就是不能有钱,哪怕是借来的。得知有钱花了,麦当劳打工也就更加的难以忍受了,于是在开学前的最后一个礼拜一个冲动就退出了。
没有收入,也就是经济无法独立。古人云,经济不独立,政治就没法独立。现在没银子了,就更不用想话事权了,以后在家更要三从四得了。
换了课程,跑去跟学校管贷款的汇报,曰,如果下学期能实习,那白送的3千块就不送了。本来准备从那3千块大洋里面抽点出来提高一下家里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现在觉得还可以再忍忍。。。
借来的银子还是花着不踏实,还是要看看有什么别的工打打。申请做学校的实验室辅导员,批了的话一个礼拜还能弄个几十块,买菜够了。
学校的健身器材好歹我也花了钱的,一直都没空用,现在可以找机会用用了。钱是政府的,身体可是自己的。好像还有室内足球,不知道年轻人的水平如何。
新学期的教材很贵,旧学期的教材还不好卖。作为穷人,我认为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不应该体现在教科书上。还是微软好,学习用的软件不收钱。我们要鼓励那些写书的还有出版社向微软学习。
唉,牢骚发完了,该做作业了。。。。

September 03

江城夏日

最近方言的片子挺多的,比如四川话的石头,武汉也不落后,不仅有武汉话的歌,也有武汉话的电影了。这片子嘎纳电影节获了奖,镜头里的场景真是熟悉,而且完全没有语言障碍,母语就是不一样!
边看边写,不说剧情,只谈语言和外景。
开始的外景特熟悉。从小江边混大,汉口的Downtown,轮渡的汽笛,轮渡闸门打开、人群和自行车一涌而出的镜头从小到大看过无数次,出来的人怎么看怎么像武汉人。
从码头上来的样子好像就是自己从轮渡上下来样子,江堤、沿江大道、花花绿绿的公共汽车和的士,还有远处的佳丽广场。这次回家还特意坐了轮渡,一模一样。当然有个bug就是“爸爸”下了轮渡居然又坐出租走二桥过江,最后回到住的地方又是汉口,难道一下轮渡就打出租参观武汉三镇?
等到开始说话了,感觉就有点怪了,说话发音还算正确,但速度偏慢,语法也偏正式,有用普通话写武汉话念的感觉。可能是为了大家能够方便理解吧。
武汉女孩“丫头”,说话过于温柔……好像没见过几个武汉女孩说话嗓门那么细。
老警察的武汉话好像是刚学的,弯管子。小警察肯定是武汉人。
轻轨,还好我赶着坐了一次。河边的棚户没去看过,街边小餐馆的风格摆设挺熟悉。
天上人间,我都不知道在哪儿……喝的居然是喜力不是行吟阁。里面混的那个唐老板武汉话还蛮像。不晓得生意会不会受这个电影影响。
丫头的老板男朋友鹤哥武汉话完全不是那回事,长得更不像。听到后来感觉是四川口音。
江滩景色很好,就是空气不好,看不到对岸。应该找个更好的天气。
武大的牌坊、樱园的房顶……也是曾经经常路过的地方。他们居然可以在房顶上推自行车玩……武大炒菜的胖师傅还挺武汉。
丫头的哥哥打劫的涵洞好像去过,武昌的某个地方?
最后妈妈去世了,来了个土葬,好像不符合国家规定阿,也许这段是专给外国人看的。小孩出生。生死交替,生命得到延续,常用的象征手法。